一、魯迅在《記念劉和珍君》中寫道:“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,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;真的猛士,將更奮然而前行?!?/strong>
1、對“茍活者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( )
A.沒有是非觀念,對反動派的暴行麻木不仁,毫無斗爭勇氣和勝利信心的人。
B.沒有是非觀念,對反動派的暴行麻木不仁,委曲求全,逆來順受的人。
C.有一定是非觀念,不滿反動派的暴行,同情死難烈士,但安于現(xiàn)狀,不思變革的人
D.有一定是非觀念,不滿反動派的暴行,同情死難烈士,但顧及個人安危,得過且過的人。
2、對“真的猛士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( )
A.被剝削與被壓迫的勞苦大眾
B.敢于斗爭的革命志士
C.劉和珍等死難烈士
D.參加“三·一八”請愿的人們
二、讀下面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問題
在歷史的長河中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并描述了許多不同的世界,人的觀察力和概括力改進時,就會產(chǎn)生一個新的世界形象——可是他們?nèi)匀粵]有能夠把一切可能的世界都描述完。
為畫線的短語選擇正確解釋。
①不同的世界( );
②新的世界( );
③可能的世界( )。
A.指人類可能認識的世界
B.指人們從不同空間角度發(fā)現(xiàn)和描繪的許多不同世界
C.被改造了的,呈現(xiàn)嶄新姿態(tài)的世界
D.指人們在不同水平上對世界不同的認識
E.指幻想可能出現(xiàn)的理想世界
F.根據(jù)新的認識所描述的世界
三、閱讀下面語段,然后回答問題。
月光如流水一般,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。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。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,又像籠著輕紗的夢。雖然是滿月,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,所以不能朗照;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——酣眠固不可少,小睡也是別有風味的。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,高處叢生的灌木,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;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,像是畫在荷葉上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;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,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。
1、對“甜眠固不可少,小睡也是別有風味的”理解不夠準確的一項是( )
A.作者認為空明月朗的夜晚最能給人美的感受,而淡云遮月的夜晚只能給人帶來獨特的韻味。
B.作者感到月光明麗、撒輝如銀的夜晚常常是人們喜歡的,但“我”認為淡云遮月使之不能朗照,更別有一番韻味。
C.作者認為淡云遮月的夜晚更獨具特色,是和他當時彷徨、寂寞的心情分不開的。
D.作者對“云淡”“月朗”的感受和認識,與他當時的思想、感情,以及獨特的審美意識是分不開的。
2、下面是對這段文字寫作特色的分析,正確的一項是( )
A.作者運用比喻、通感等修辭手法,通過寫葉、花的安謐、恬靜,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,全段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。
B.作者運用比喻、擬人、通感等修辭手法,通過寫葉、花的安謐、恬靜,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,全段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。
C.作者運用比喻、通感等修辭手法,寫出了荷葉、荷花、月色的美,全段重點寫月色下的荷塘,托物言志,寓情于景。
D.作者運用比喻、擬人、通感等修辭手法,寫出了荷葉、荷花、月色的美,全段重點寫月色下的荷塘,托物言志,寓情于景。
四、“山茶花,又名茶花,是山茶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喬木?!边@句話的真正含義是指( )
A.山茶花是山茶科多年生長有綠葉的植物,有的是灌木,有的是喬木。
B.山茶花是山茶科可連續(xù)生長多年的常綠植物,有的是灌木,有的是喬木。
C.山茶花是山茶科常綠植物,既是灌木也是喬木,可以年年栽培。
D.山茶花是山茶科可以連續(xù)生長多年經(jīng)常有綠葉的植物,既是灌木,又是喬木。
五、下面一段文字畫線的句子中,“流弊”指什么?
人們還有一種錯誤的見解。他們以為學自然科學難,學文科或法科容易。這種見解上的錯誤,流弊頗不小。學文、法科的學生,存有容易的成見便會粗心大意。無論對于哪一種學問,一有粗心大意,就難有成就了。況且就理論上講,任何學科要學得好,都不容易;就事實上講,人文或社會科學,比自然科學還要難些。自然科學,一切以實驗為根據(jù),系統(tǒng)與條理容易把握。中才以上,若能循序漸進,都可以在自然科學上有點收獲。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,從系統(tǒng)或條理講,沒有幾種能夠比得上自然科學的。所以學人文或社會科學的人,差不多沒有十分固定的途徑可循,沒有完全妥當?shù)姆椒捎谩?/p>
六、讀下面一段話,把最能體現(xiàn)議論中心的一句話找出來,寫在橫線上。
所謂審分寸,就是辨別緊要的與瑣屑的,也就是有正確的價值意識。價值意識對于人生委實重要。人生一切活動,都各追求一個目的,我們必須先估定這目的有無追求的價值。如果根本沒有價值而我們?nèi)プ非?,只追求較低的價值,我們就打錯了算盤,沒有盡量地享受人生最大的好處。有正確的價值意識,我們對于可用的力量才能作最經(jīng)濟的分配,對于人生的豐富意味才能盡量榨取。人投生在這個世界里如入珠寶市,有任意采取的自由,但是貨色無窮,擔負的力量不過百斤。有人挑去瓦礫,有人挑去鋼鐵,也有人挑去珠玉,這就看他們的價值意識如何。
七、從下面這段文字看,對于研究自然科學的人來說,“科學的精神”就是要 。(答案不超過10個字)
說到這里,我們可以講一講科學的精神了。學自然科學的人,衡度是最重要的工具;依賴衡度,泯除偏見,便是最正當?shù)姆椒āH宋幕蛏鐣茖W,還沒有到可以完全用衡度的地步,所以“好惡、利害”常常作果。一個人文或社會科學者,如果能夠泯除他的主觀偏見,一切以事實為論斷的根據(jù),便算能夠運用科學的精神以研究學問了。這種“無意、無必、無固、無我”的治學態(tài)度,有時也可從研究自然科學而養(yǎng)成。所以學人文或社會科學的人,能夠先從事幾種基本的自然科學,非但知識的根底可以深固,即在治學態(tài)度上也可以得到益處。固然不是每個學自然科學的人都可以達到心平氣和的地步,但從事自然科學實在是一種最好的訓練治學態(tài)度的方法。一種好習慣,必須下苦功練習才能養(yǎng)成,何況是值得稱作“科學的精神”的治學態(tài)度呢!
八、閱讀下面的文字,回答問題。
任何語言都存在著歧義現(xiàn)象,漢語也不例外。比如在漢語中,“生意”一詞就至少可作兩種解釋。一種是指“生機”“生氣”“生命的活力”和“生命的意趣”,如雪中紅梅、雨后春筍、鷹擊長空、魚翔淺底、初生牛犢、二八少女,都可說是生意益然的象征。另一種是指做“買賣”,亦即“商業(yè)經(jīng)營”,如擺攤設(shè)點、沿街叫賣、坐鋪掌柜、長途販運、挾包公關(guān)、炒股放債,也都叫作“生意”。這兩種“生意”,其“能指”相同,但“能指”下邊蘊含著的“所指”卻迥然有異。
文人們歷來看重的顯然是前一種“生意”。明代學者張岱曾說,彈琴拔阮,蹴鞠吹蕭,唱曲演戲,描畫寫字,作文賦詩,凡諸百項,皆借此一口“生鮮之氣”,得此生意者,自致清虛;失此生意者,終成渣穢。清代學者王夫之也認為,寫作時含情能達,會景生心,體物得神,有了生意,使自有靈通之句。由此看來,要使生活之樹常青,生命之藤常綠,就缺少不了這股勃然于體內(nèi)飄然于形外的生意。
商人看重的則是后一種“生意”。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把經(jīng)商活動稱作“貨殖”,望文生義,即“以物生物”。做生意就像飼養(yǎng)母雞一樣,拋出的是麥糠,獲致的是雞蛋甚至金蛋。就其手段而言,無論是精打細算還是巧取豪奪,是倒買倒賣還是固積居奇,生意的好壞,全是以賺錢的多少為尺度的。
1、這兩種“生意”,其“能指”相同,但“能指”下邊蘊含著的“所指”卻逗然有異。
(1)請在本文第一段以外的文字中找出兩個短語,其意義分別與這里所說的兩種“生意”意義相近。
與第一種“生意”相近的是 。
與第二種“生意”相近的是 。
(2)這里的“能指”和“所指”分別是指( )
A.詞的書寫形式和實質(zhì)意義
B.詞的外延和內(nèi)涵
C.詞的能夠指代的對象和實際所指的對象
D.詞的總體意義和個別意義
2、從第二段文字看,張岱和王夫之對“生意”作用的評價有沒有區(qū)別?請簡述理由。
【參考答案】
一、1.D 2.B
二、①D ②F ③A
三、1.A 2.A
四、B
五、使人粗心大意,學問難有成就。
六、價值意識對于人生委實重要。
七、依賴衡度,泯除偏見。
八、
1.(1)生鮮之氣;以物生物(或貨殖、經(jīng)商活動) (2)A
2.有。張岱是就多種技藝(或文化體育活動)而言,王夫之是就寫作而言。
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